解决“卡脖子”难题 释放技术创新活力
重庆日报网
开放语言
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,要把创新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,把科技自主作为国家建设的战略支撑。发展。
近年来,重庆市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以“政务助手、产业发展推动者、企业成长助手”为核心,针对重庆市供应链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。产业链,发挥组织、协调、渠道优势,发挥平台、引导、桥梁作用,探索“产学研用”新机制、新模式,取得积极成效,走在位居全国前列。
即日起,重庆日报开设“创新联盟协同攻关”栏目,重点关注功能材料、物联网、通用设备、工业互联网、智能网联汽车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战略、机器人与智能制造。联盟报道,通过深挖故事,助推联盟创新发展,助力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、创造新优势。
2020年11月14日重庆材料大会将在西部(重庆)科学城召开。与2019年首届大会相比,不仅论坛数量由4个变为8个,预计大会的规模和社会影响也将实现新的突破。
作为会议主办方之一,重庆功能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将牵头与13个材料学会和协会成立重庆先进材料学会联盟,进一步整合重庆材料领域科学研究的力量。
近三年来,功能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从最初的10多家迅速增加到114家,基本覆盖了重庆市的材料院校和创新型企业。加入这个材料领域的“朋友圈”。是什么让它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迅速提升?
从“给面子”到“打野”
真正解决问题
2017 以重庆材料研究院为牵头单位,功能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。
“联盟是一个非法人合作组织,初衷是为行业技术创新服务,不收取会费,一开始可以说是'穷而无物'。没有特殊资金,没有全职人力。”功能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杨晓亮坦言。
为此,崇才所从院内拨出一笔资金,调来部分人员兼职,让联盟先行运作。
联盟在组织成立大会和第一届董事会的时候,依然利用中国重材研究院多年来积累的行业资源,带了十几家单位到会。
“给面子”的单位是来“占地方”的,虽然加入了联盟,但对于这样一个新组织,他们并不太“冷”。
川益股份有限公司金属功能材料分公司受邀“接替”并担任理事单位,但最初也持观望态度。之后,在联盟的桥梁下,对接重庆工业大学、重庆大学等市内外单位,成功组建团队申报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“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”——“高性能合金导电材料”微材料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项目,在国家科技项目支持下,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,取得了大大改变了对联盟的看法。
“通过实地调研、走访、宣传,我们实际上已经解决了问题,慢慢打开了局面。”杨晓亮说。
“了解”重庆新材料产业
绘制6个领域的技术图
供考察、摸清重庆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现状,分析优势技术和“卡脖子”领域,结合重庆自身基础和优势提出技术发展方向。 2018年,功能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了铝合金、镁合金、特种合金、稀贵金属、化工新材料、复合材料等领域的行业专家。
“通过研讨会确定主要框架后,我们对各个专业领域进行了详细的通信和现场访问。”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唐锐表示,由于联盟整合了高校和科研院所,在各单位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,仅用了一两周时间,就整理出了更加详细的新材料技术图谱,包括92项优势技术和129项“卡脖子”技术。 .
有了这样一张技术地图“导航”,作为未来5-10年的关键技术内容,可以有效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,支持转型升级。重庆制造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。正因如此,在市科技局组织的2018、2019年度重庆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项目中,联盟组织了数十家成员单位参与申报。
由重庆润基远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的“新型轻合金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技术开发与产业化”项目已广泛供应宝钢、武钢等企业,并出口欧美国家,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以科技创新为纽带
成为企业帮手和行业推动者
重庆瑞嘉达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3D打印公司。前不久,因为想开展国家3D打印人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研究和起草工作,又因为找不到专家,主动联系了功能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。
文章来源:《轻合金加工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qhjjgjs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707/785.html